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流民战记 > 第二十九章.不识字?

第二十九章.不识字?

文第圃似乎有些不愿意多说师门的事情,把话题岔开了:小陶子,你好像不怎么会识文断字啊,难道在海船上没时间读书识字?

陶严愣了一下,自己虽然回忆不起来学生时代的经历,但想来一个普通大学还是读过吧,这不会识文断字从何谈起?

看见陶严疑惑不解,文第圃就说:今天下午状元公在写东西的时候,你在旁边念“倭寇出大茅村”,“倭寇”二字和“大茅村”你都念出声了,你没有念“出”字,难道“出”字你不识得么?

陶严没想到师父观察细致入微,连这等小细节都注意到了。

不过陶严当然不是不会认“出”字,也不是因为状元公李渺白当时写的龙飞凤舞的草书,而是因为他写的是这个“齣”字!古代繁体字的“齣”笔划多得吓人,陶严又没有练过毛笔书法,哪里知道这个“齣”就是简体字的“出”!

陶严实际上不止吃这次亏了,在林岱手上也中过两招,一次是“彆”(别)没认出来,另一次是“喫”(吃)没认出来。

陶严无言以对,只好默默点头承认自己不识得这个“出”字。心里不由悻悻然想到:那些穿越小说里面敢当众写诗句的肯定搞假。《庆余年》里面的范闲是穿越或借魂后从小长大的,自然读古书识繁体字,可是《赘婿》里面的宁毅,可是直接成年后穿越到宋朝的,恐怕大街上的招牌上的字都有很多不认得才对。

文第圃见徒儿默然不语,语重心长道:你拳脚功夫不错,等修习咱们天心门心法后,武艺自不必说。但要出人头地,还得文武兼修才行。我与状元公政见相同,私交也好,他的一手字在朝中大大有名。这次你领着陶马林斩杀倭寇多人,他向我对你大加赞赏,我去与他商量,让他教你练字应该不难。这练好字了不管写奏章还是公文,旁人看了赏心悦目自然对你心生好感,字是文人衣冠嘛。

陶严有些哭笑不得,自己真实年龄三十好几,就算穿越后的年龄十八岁,也不是学练字的时候嘛。何况自己一介流民,谈什么奏章公文哦。

不过文第圃在锦衣卫谍讯司的时候,一门心思在瓦剌和高丽扶桑部署谍网,从未动过收徒的念头。这也是妻儿病故加之被罢官流放后,见陶严是美玉良才又重信守诺,才起了收徒之念。这当师父的嘛,只有这一千零一个徒儿,自然希望徒儿出人头地,要么在庙堂身居高位,要么在江湖上扬名立万,肯定不希望陶严终老在这流放之地。

陶严听闻师父又要让他学练字,还打算让他进入仕途,真是一个头有两个大。且不说自己是流民身份怎么可能当官的问题,看师父的意思,他肯定是有办法洗白陶严身份的,但是陶严没这个打算也没这个兴趣啊。

陶严默默跟着文第圃走了几步后突然问道:师父,你算忠臣还是奸臣?

文第圃愣了一下,然后正色道:师父为大文可算忠心耿耿,怎么可能是奸臣?如果为师是奸臣的话,怎么会被流放到崖州这边远蛮荒之地这么久?以为师的本事,又执掌谍讯司这么多年,这天下哪里去不得?

陶严就说了:这不就结了!这样忠奸不分的朝廷,我凭什么要为他卖命?

文第圃盯着陶严:怎么着?你是想造反作乱?

陶严笑道:造反是不敢的,但要给这样的朝廷卖命也没意思。等我把小丫头接到岛上来,每天打打猎钓钓鱼,这日子也过得下去。

文第圃“哼”了一声:胸无大志。

陶严心想,我本来就是一个到处卖唱的流浪歌手,哪有什么大志向。

https://www.ibqg.cc/book/32454/7726587.html

本站地址:www.ibqg.cc
最新小说: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兰芳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