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从卫所到帝国 > 第三十七章 整军(求追读)

第三十七章 整军(求追读)

收拾完山城的烂摊子后,兵房五天内于安奠募兵三百,凤凰城一千,宁夷、通远、斜列、汤站、各两百名。算上镇江本地兵,合计接近三千名。

因为是募兵,军饷由朝廷承担。为了激励将士,赵安又自掏腰包将安奠军中的双饷制度搬进了镇江营。

这么大手笔还得靠朝廷补发的阵亡将士抚恤并赏银一万六千两。

双饷之下,军中出现了兄弟、乃至父子齐上阵的情况。新兵中年龄最小的不过十六,年龄最大的却接近四十。

依托着自己的努力经营的名望和人脉关系,赵安这支镇江营成了定辽右卫规模最大的本地武装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镇江营兵员基本来自凤凰城周边,不少新兵间还存在着血缘关系。而同乡兵在交流、协同作战有着得天独道的优势,若是训练得当,其战力必将远超寻常营伍。

营兵的编法与旗军不同。

伍人为伍,二伍为什,外立什长一名。三什为队,立队长一名。三队为哨.外立哨官一员。五哨为总,外立把总一员。

整支队伍被赵安分为五个总,队长及以上的军官都由安奠旗军中的小旗、总旗、百户担任。以便赵安切实掌控这支新军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“你是老七?”

“杜哥你也来了?”

“爹,那莫不是村头李大叔?”

“以后咱们三都要在一个锅里吃饭,不如学那刘、关、张结义如何?”

……

除了寒暄声以外,居然还有当场结拜的。

坐在点将台上的赵安自觉时候已到,急令家丁击鼓。

“列队!列队!”

台下的军官们挥舞着手里的马鞭、木棍大声呵斥道。

新兵们在军官的推搡下,历经万难才勉强以“队”为单位排好了阵形。

鼓声停。

各队长、哨官入列。

原本赵安升职之际便开始命人打造军械,虽然兵器、盔甲还不完备,但至少给所有人都发了套战袄,头上暂时用头巾包着。

三千穿着红战袄的新兵立在校场之上,虽说队列不齐但好歹有了些兵样。

按照惯例,赵安象征性的用那套老话勉励众人,刷一波“存在感”,尽管收效甚微,赵安却一点也不在意,毕竟日后每一两饷银都要经自己手发出去,也不怕这一营兵不认自己这个主将。

赵安发言完毕,徐文龙则大声宣读起了安奠的军规。

严苛的连坐法令台下的新兵唏嘘不已,他们这才意识到这饷并不是那么好领的。

但双饷与极高的抚恤又让他们不愿放弃这个机会。

当最后一条军令从徐文龙口中宣读出来时,台下终于起了些骚乱。

“肃静!”

见到眼前满脸恶相的家丁们,一众新兵果断噤了声。

见台下骚动平息,赵安轻声吩咐身旁的的家丁,后者领命之后转身离去。

不一会,十二个人抬来了三只大木箱。

得到赵安的指示后,三只木箱都被打开。

“银子!好多银子!”

前排新兵眼睛盯着嘴里还大声嚷着,后面的人激动之下便挤着上前,队形骤然有些混乱。

“你等可想要这些银两?”

赵安发问。

台下的应和之声一时直冲云霄。

“十息之后不在本队者,莫想领这赏银。”

众人闻言纷纷移动脚步。

“还有三息!”

https://www.ibqg.cc/book/40927/11582769.html

本站地址:www.ibqg.cc
最新小说: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