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
第三章 抵达新野

徐风当年的确犹豫过辅佐何人。

一开始他的确在刘备与曹操之间进行过抉择。

但经过犹豫之后,徐风还是觉得自己变法乃是千难万险,披荆斩棘的伟业。

所以若非雄主,绝对难以成就大事。

刘备仁则仁矣,只恐他固执仁义,反而耽搁了自己的大事。

但如今回过头一看,曹操纵然是雄主,却是过于计较利益得失。

根本不适合进行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变法。

要知道,有的政策可能在当世都看不到受益,只有等千载万载之后的后人,才能知晓当时的政令对后世有多大的裨益。

而刘备虽然后期也有一部分世家辅佐。

但刘备最令徐风欣赏的地方,便是他并非纯粹的“政客”。

若无季汉的一群理想主义者不屈奋斗,汉末三国也未必能焕发如此光辉,成为后代津津乐道的不朽传奇。

只剩下各大诸侯阴谋血腥纷争,历朝历代也不过如此,再也无甚稀奇之处。

当年徐风也是觉得,纯粹的以利益为思量的曹操是佳选。

但如今回过头一看,才想明白自己的立场。

站在曹氏亲族的立场,自然对曹操无视一切,以利益为主的奸雄行为更具好感。

但如果变成粮官王垕,吕伯奢,徐州百姓,包括被屠的各城百姓的角度。

甚至是普通被曹魏压榨到最后一丝的百姓角度,都不会觉得自己主公是个冷酷奸雄会是多么好的事情。

相反刘备虽然并非纯粹的政治人物,一举一动可能被某种理想或情义羁绊。

但却给他留下了一份底线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却亦有不为之事。

最起码,徐风不想再被利用完之后早早出卖。

所以刘备以信义仁善为主的人生准则,其实更对徐风的胃口。

毕竟他无论前世今生,出身都不过是一介布衣百姓。

他可不愿自己一生追求,只成就了一个压榨百姓万年的腐朽冷酷王朝。

纵然立下各种功绩伟业,底下百姓却永不见天日,如同清朝那般,只顾自己存续,皇朝万年。

却不见底下百姓永被压榨,供养世家贵族大快朵颐,培育出一个畸形的盛世。

徐风并没有直接告诉赵云自己的选择。

而是经过了一夜思索,这才告知赵云。

他会前往新野小住三月,若刘备有什么政事问他,他自然会有问必答。

至于三个月之后能否留下,那就要看刘玄德到底是不是值得他辅佐的明君了。

当然,这个时代并非没有其他才能较为出众的君主。

比如东吴的孙权……

不过徐风想到孙权晚年喜怒无常、擅杀功臣,气量狭小等缺点。

尤其是孙权曾经活活气死名臣陆逊,翻脸无情,占了一亩三分地便不思进取,每日只顾着猜忌麾下的能臣。

若是连这一点都能忍受,徐风大可以赖在曹操麾下,混吃等死罢了。

荆州,新野县。

徐风挑开车帘,第一眼就看到在路边亭子处恭敬等候自己的刘备。

自己前来的消息,赵云早已派人飞马送往。

因此刘备第一时间便放下手中政务,带着城中数得上号的文臣武将前来迎接,以示郑重。

一个月前,刘备曾经偶遇水镜先生。

对方曾一语道破,刘备麾下不乏猛将,本人亦非昏庸无能之主。

只欠缺一位能着眼大局,指点天下的智谋军师。

从那次归来之后,刘备便是着急着手于寻访智谋之士。

可惜一直以来都是毫无收获。

只有在三日前,偶遇了一位自称‘单福’的文士。

对方自称擅长军阵征伐,自愿在军中以谋士的身份出谋划策。

只不过相比起名不见经传的单福,身为曹操帐下首席谋士的徐风就显得格外可贵了。

毕竟徐风成名已久,更力压郭嘉、程昱、贾诩等人。

若非荀彧背后是颍川世家,人脉极广,威望甚高,这才能和徐风分庭抗礼。

否则徐风就真的是一枝独秀,无可替代了。

https://www.ibqg.cc/book/42331/12287551.html

本站地址:www.ibqg.cc
最新小说: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兰芳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